首页- => 汇荣资讯 => 汇荣新闻 => 正文

理性面对PE热 甘做资本耕耘人

  
  周六在中关村一个不太起眼的咖啡厅约了一个人大就读的在校晚辈,与其探讨其职业发展规划。坐等期间,听到邻座一位女士在与一位“高净值人士”洽谈,向对方兜售其PE基金。虽然没有完整地听全其过程和结果,但从其言谈之间明显可以看出,该女士并非专业人员,而是某PE投资机构的市场销售人员。事后笔者感慨万分,甚至有些许汗颜,2007年股市大牛市后期,在校学生和僧侣开户炒股,5100点以上的行情与笔者全然无关。朋友同学请教炒股要诀,并求推荐“黑马”,笔者很羞愧地告诉他们,“惭愧、惭愧!我看不懂了。这种行情下别问我了,我还不如卖烤白薯的老太太。”
  近年来,中国股市全流通改革、尤其是创业板推出的造富效应,催热了本土PE投资市场。现在,几乎每个京深沪的进出港国内航班都有忙碌于寻找、考察项目的PE机构人员,甚至有的计程车司机都能跟你聊上几句PE话题。
“  PE投资赚钱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没啥了不起的。就是购买原始股,然后等待公司上市,所持股票解禁后在二级市场出售获利。”
  “最关键的是,你是否有关系找到近一、两年能上市的项目。”
  于是,PE机构拿项目,几乎演变成了相互比拼背景和关系的暗战,一些盈利水平明显已达到上市标准的公司成了大家争夺的对象。除了给出明显超出市场公认标准的定价外,甚至安排公司老板与政府要害部门领导会面,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帮助公司早日上市。
证监会发行制度的改革,确定了“宽进出,严监管”的主基调,创业板股票“三高”热度已经开始降温。那种仅仅依靠一、二级市场股票估值差异获取高额利润的PE投资模式将不可持续,利用“关系”帮助公司成功IPO上市的“增值服务”价值必将递减。一些真正有眼光的PE投资家已达成共识,早期介入并帮助目标公司提升价值已成PE业投资的必然趋势。笔者以为,PE从业者应从骨子里转变观念。
  首先,选择目标公司,“做农夫,不做猎人”。现在的PE机构基本上都是依靠各种关系搜罗基本符合上市条件的目标公司,逮着一个合适的“猎物”,就设法介入。完成投资后,基本上依靠一纸具有若干一票否决条款和对赌回购约定来控制风险,然后就等待目标公司上市。这是PE投资机构当前典型的狩猎式业务模式。
  如果能够在开发具有潜在价值的目标公司后,能够在引导企业发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帮助企业梳理清晰的战略、整合必需的外部资源、提升其组织和个体能力,最终达成提升其组织绩效的目标。经营这种“农夫”业务的投资机构,在任何时点选择认购目标公司股权以分享其价值增值,企业都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谋求目标公司价值,“做园丁,不做摘桃人”。PE资本追逐那些已有数千万元年利润的公司,被业内比喻为狼闻着香味找肉吃,二被称为摘桃人。尤其是有的具有权贵背景的机构,从地方政府金融办或驻地证监局得知某地方有铁定会在近期上市的公司后强行介入称为其股东。PE机构在介入目标企业时,可暂不必急于直接投资成为其股东,而是将企业作为拟培育的一些果苗(签署相应的长期合作协议),通过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帮助其规范并提升能力,待其内功和外部条件基本具备时的业绩爆发增长之前投入资金认购其股权。这样,PE机构就可以分享自己早期付出的园丁式服务的劳动成果了。
  最后,必须明确的是,应恪守“做理性的长期投资者,不做死捂长握的股东。”投资理念,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以公司实现IPO上市后退出为主。PE投资,同其他生意一样,本身也是一种买卖,只不过买卖的产品不是供人们消费的商品,而是可作为后来投资者买入的公司股权(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流通交易的股票就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一种二级市场的交易品,这种交易品是由上市公司(发行人)通过证券公司(批发商)经销到市场的。一般来说,目标公司上市的最佳时机是公司业绩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的转折点,选择上市解禁后及时退出实现收益相当于趁鲜以高价出售果实,是PE投资机构的明智之举。
  由此可以看出,PE投资人成为目标公司股东并将之培育成为上市公司的过程,又是典型的帮助企业“生产”股票的工程师,是资本工程师,而绝不是只会从市场“淘货”后简单转手获利的投机客,其核心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
(汇荣投资总经理周奇凤  随笔)
 
 来源:本站                                           
汇荣投资